年輕人求外勞仲介職,高達75%的履歷都被淘汰,其中有37%屬於「NG」。
「找工作就像追男女朋友,總要先知道對方的姓名長相吧,可是很抱歉,有四成以上的人,連他要找的人是誰都不知道,……」六月鳳凰花開,企業人資也得開始面對雪片般飛來的履歷,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花梓馨指出,多數人求職都在亂槍打鳥,除了不知所云的自傳,還有人連應徵的工作職稱都寫錯,更遑論去進一步了解該職務所需的能力,「我們調查發現,年輕人有37%的履歷都不合格。」
六月,是企業迎新、學校送舊的季節,許多學生也正面臨踏出人生舒適圈的第一步。兼有教職的花梓馨說,自己最喜歡對畢業生說的一段話是:「歡迎各位來到人間的修羅場,我希望各位能夠好好地、成功地生存下去,……因為現在這個環境其實對這一群新的世代來說,其實是很辛苦的,它真的是辛苦的。」
為協助新鮮人求職,104人力銀行針對求才企業展開網路問卷調查,發現企業近期收到新鮮人的履歷當中,有37%是NG履歷,其中三大主因分別是:沒填或專長技能不符、沒有差異的自傳、沒填應徵職務或描述錯誤,這也造成履歷的淘汰比率來到75%,換句話說,最後平均每四份履歷表只有一份能獲得面試機會。
調查也指出,其實高達84%的企業人資都在乎一件事──希望從履歷表看出「新鮮人是否具備該職務應有的特質」,進而考慮是否邀約面試。對此,花梓馨表示,新鮮人想從一片履歷海當中脫穎而出,就應該做到「客製化」,外勞仲介針對不同產業、不同職務去撰寫,「履歷表並非填空題,不是填滿就算完工。」
「目前企業收到新鮮人履歷多半屬於『令人窒息』的履歷,……企業人資多半無法從履歷表中『嗅』出新鮮人具備該職務所需的人格特質。比方說,應徵『行銷』工作的履歷表看不出敏覺性、負責任、創造性。應徵『業務銷售』的履歷表缺少敏覺性、負責任。應徵『工程研發』的履歷表缺少謹慎性、適應性、思辨性。」他直言。
找工作像追男女朋友,履歷靠「質」取勝而非「量」
花梓馨認為,找工作其實就像追男女朋友,得先知道對方的姓名長相,但回到實務面來看,高達41%的人卻連自己想找誰都不知道,此外,搞清楚對方的喜好,「我們總要知道對方喜歡什麼樣的人嘛,到底是像館長那樣高大英武的,還是像金城武那樣高挑俊帥的,這樣才有機會表現出自己最符合對方欣賞特質的那一面,……可是很抱歉,有一半以上的人根本不了解人家喜歡什麼。」
外勞仲介常見問題
Q 何謂雇主聘前講習?
A 1. 本國雇主於第1 次聘僱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或家庭幫傭前,應參加主管機關或其委託非營利組織辦理之聘前講習,並於申請許可時檢附已參加講習之證明文件。2. 聘前講習自105 年7 月1 日起實施,聘僱之外國人於當日後( 含) 入境或接續聘僱之首聘雇主〈含變更雇主〉,均應先行完成聘僱前講習,方可核發聘僱或接續聘僱許可。
Q 雇主是否需親自參加講習?可不可以由他人代替雇主參加講習?有沒有資格限制??
A 雇主得委託親屬代理參加講習 ,惟比照民法規定,需滿20 歲,並應符合下列條件:
1. 若是聘僱家庭看護工,雇主無法參加聘前講習,得由與被看護者具有下列關係之一者,且共同居住或代雇主對家庭看護工行使管理監督地位之人參加:
(1) 配偶。
(2) 直系血親。
(3) 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或一親等之姻親。
(4) 祖父母與孫媳婦或祖父母與孫女婿。
(5) 雇主為被看護者時,受其委託處理聘僱管理事務之人。
2. 若是聘僱家庭幫傭,雇主無法參加聘前講習,得由與被照顧者具有直系血親或一親等姻親關係,且共同居住或代雇主對家庭幫傭行使管理監督地位者參加。
Q 雇主可以把外籍勞工調派到名下其他工程或工廠嗎??
A 外籍勞工可以到同一雇主其他工程或工廠進行工作契約範圍內的工作;但製造業重大投資、特定製程及特殊時程等引進之外籍勞工除有「雇主指派所聘僱從事就業服務法第46 條第1 項第8 款至第10 款規定工作之外籍工作者變更工作場所認定基準」規定得調派之情形者外,是不可以調派至許可以外之工廠工作。另營造業工程專案核定之外籍勞工應事先向勞動部申請始可調派。
Q 雇主可以叫外籍勞工跟著本國勞工到客戶指定的地點,進行接頭、安裝或試車等工作嗎??
A 如果是因為業務必要,又有書面契約為證(契約內容包含工作數量、內容及完成期間),雇主可以自由指派外籍勞工隨本國勞工進行以上的工作。但如果是承攬工程,則不包含在內。
外勞仲介公司創立於民國85年至今二十幾年,經驗豐富充分了解雇主需求的人力外勞仲介公司,是勞動力發展署評鑑A級人力仲介,服務品質深受雇主與外勞的肯定。致力於解決台灣勞動力缺口,協助企業、家庭類雇主申請外勞各項人力資源服務。
相繼引進大量印、菲、泰、越外籍勞工從事產業(外籍廠工、廠勞;外籍營造工;製造業外勞;外籍漁工)及社福類(外籍看護;外籍幫傭)。由於3K產業(辛苦、骯髒、危險)台灣人不太願意做,外勞仲介確實解決許多企業老闆人力需求,使企業產能再創高峰,這是本公司從事外勞仲介最大的成就感。再又台灣人口結構日趨老化,本公司體恤每個家中有重症病患需、重度失能、老年照護的心力憔悴,秉持的同理心,親切服務用心挑選外籍看護、因此雇主的託付就是我們的責任,外籍幫傭來解決台灣社會正在面臨的長照問題。
「為產業經濟發展貢獻價值,為雇主解決家庭困擾」,一路以來用心經營,您善意的支持及遠處的掌聲使我們不斷成長茁壯!現在更結合「訓練」、「仲介」、「影音資訊傳達」三大體系,整合成一線之策略聯盟,及智能服務以期能為大眾帶來更完善、更便利之系統式服務,為社會貢獻價值、為雇主解決家庭困擾,讓雇主無後顧之憂,加強服務,贏得口碑,這也是我們經營至今的重要原動力。
「其實這些問題,很多上班族也一樣,只是社會新鮮人特別嚴重,就是說……在投遞履歷的第一時間,大家都在亂槍打鳥,想要用量去取勝,結果就變成同一份履歷亂撒,盡量爭取面試機會,但那就跟買樂透一樣。」他建議,求職者應該靠「質」取勝,而不是只想用機率去賭一個面試的機會。
他進一步說明,寫履歷除了搞清楚職務內容外,不妨先去研究對方的企業文化、價值觀、經營理念,甚至是該工作的個性,「舉例來說,行銷人員可能需要的是敏覺性很高、很有創意,這就是工作的個性。如果一家企業標榜著熱情,可能也會需要活動度較高的人,那就是一家公司的個性。……這時候,你就要好好去研究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那樣個性的人,或者說,你要怎麼去表達自己就是那樣個性的人,是和他們志同道合的人。」
至於該如何做功課?他說:「除了查資料之外,如果能早點確定未來方向,甚至可以提早進入相關產業工讀。再不然,身旁總是可以找到一些已經進入職場的人,無論是學長姐或親朋好友,最起碼也可以去請教他們,問一些只有『在裡面的人』才知道的眉角,……就算你沒有足夠經驗,能夠講出一些產業裡的眉角,也可以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會知道你有研究過,有去真正了解那個行業。」
人資習慣「用過去判斷未來」,求職者要學會說故事
「最後,要試想一件事,如果你自己是人資主管,每年很可能要看上百封履歷,如果每份履歷的自傳都是寫著:『我很聰明、我很負責任、我是個有創意的人,……』這樣一大堆的形容詞,請問,你會注意到這個人嗎?誰會在履歷寫自己是一個很懶散、很無聊、很古板、沒有創意的人。」花梓馨提醒,求職者無論在寫履歷或面試時,都應該學著「說故事」,因為只有真實故事才能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也比較容易取信於人。
他解釋,多數的企業人資、用人主管都被訓練出一種思維,叫作「過去行為是預測未來行為最好的指標」,所以如果求職者想說自己是一個充滿活力或使命必達的人,就應該給出一個例子、一個故事,「比方說,在過去什麼樣的情況下,曾經發生過什麼事,當時你又做了哪些事情,透過這種方式,你才能真正說服對方『我就是有那樣個性的人,因為我就是有那樣行為展現的人。』但前提是,必須是真實的故事,不可以瞎掰。」